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2年第8次集中学习

[黄冈市] 时间:2025-04-05 10:01:56 来源:鹪鹩一枝网 作者:黄南藏族自治州 点击:29次

就连在老子较为个人化的追求长生久视的养生思想,到了黄老学者那里也转而成为实用性的考虑,所谓: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

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讲的就是以名实相副的形名思想指导君主对臣下的统御。余明光论证,黄学、老学是同源异流的两派,虽有相通之处,但区别是主要的,它们都是对上古天道观念的继承,其产生的时间皆在战国中期,很难说谁继承谁的问题[⑧]。

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2年第8次集中学习

后来唐兰撰成《老子时代新考》[⑥]一文,《伪托的〈黄帝书〉》、《黄老和道家》两节认为老子后学为干世主,遂伪托黄帝以入说,而黄老也就成了道家的代名词。考诸《史记》,凡言及黄老者悉列于下[22]: 1.《孝武本纪》、《封禅书》:会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依托之作,大体不出此两种情形。由此我们必须承认,黄老学当然包括对《老子》的解释和阐发,但黄老学已非老学,它既非老学的一个分支,亦非老学的一个特殊阶段,而是以包括《老子》、黄帝书在内的众多典籍为基础的,拥有众多学者,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的独立学派。相反,托名黄帝之书,在《汉志》中广布于道家之外的阴阳、数术、兵家和方技等众多领域,是战国秦汉之际托古著书、高远其所从来的风气所致,故本无所谓黄学。

最后,黄老对老子的继承是多方面的,比如,他们也讲道论,而且发展出气论和理、法之说。日人金谷治就推定曾被视作汉初道家的总称的‘黄老,实际上不过是在政治上标榜无为清静的政术的一派,在他看来,除了占主导地位的、以政治为中心的黄老派,在它周围还以种种形式存在着诸如保身养生、保性养真的派别,直到《淮南子》的时代才渐趋统一[23]。他认为管仲既非如霍光、寇准之不学无术,又非如释氏之不立文字,瞎着去参。

他指出:轻之于租,民乃知耕之为利,虽不耕而不容偷窳以免役,于是天下无闲田,而田无卤莽,耕亦征也,不耕亦征也,其不劝于耕者鲜矣。其具有明显的现实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特点。他又说:若以格物、致知之功言之,则圣门诸子,虽如求、路,必不能为管仲之所为,则亦其博识深通之有未逮。修明于上而下皆则之者,唯礼而已矣。

他通过不断审视和反思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文化复兴之路,从而形成了独到的政治思想。他说:故唯宗社安危,贤奸用舍,生民生死之大司。

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2年第8次集中学习

[6]745赋税的减轻可以使百姓劳有所余,因而能够激发百姓劳作耕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王船山的这种政治主张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出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民主、公平与平等的理念,具有跨时代的价值。圣人官府之,公天下而私存,因天下用而用天下,故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王者无私以一人治天下,此之谓也。与此同时,性亦具有日生日成的特点。

总体而言,王船山的政治思想对于维护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与国家昌荣等方面大有裨益,通过研究王船山的政治思想,并结合时代发展特色进行创造性地转化与诠释,彰显出其政治思想四位一体的逻辑度越性。其不仅为当时统治阶级治国理政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与实践层面的意义,也对后世治国理政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最后,注重民本主义思想。在存人立礼的基础上,强调整饬吏治与廉政建设对于治国安民、匡扶朝纪的重要性。

[7]850王船山高度肯定了人作为主体性的价值,并基于人性的角度创造性提出了继善成性与性日生日成的观点。孔子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强调要以礼治国、为政以德的重要性,礼治与德教密不可分。

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2年第8次集中学习

[10]277义是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利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基本条件,二者不可或缺,离开了生人之用的利,人难以生存。[5]21圣人之统继天立极,是传统儒家一贯主张的立国依据。

天以二气成五行,人以二殊成五性。王船山所主张的民本主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减轻百姓的负担,并保障百姓基本的生存条件。[6]476王船山认为,伦理道德关乎着国家的兴衰成败。这进一步会造成上狠下怨、成乎交逆的局面。五、结语 社会动荡、矛盾交织的时代呼唤经世之思想。他曾说:三代以下无可读之书。

而其所以察乎事物以应其用者,亦可谓格矣。礼正是基于道德层面,通过自正而后推及正人,从而能够实现邦治国安的合宜社会。

王船山对传统的君权论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如果一味强调君主权力的高度集中化,君主便会纵欲而忘其民,忘其民便会视民如草、随意弃之。具体而言,统治者应该体恤民心,实行惠民与保民的政策,并注重藏富于民。

另一方面,统治者不应拘囿于主观视角或教条主义,而是要着重考虑人才的能力与价值。此外,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新的经济因素增长,亦为思想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王船山通过反思并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一己之私。出义入利,人道不立,出利入害,人用不生。他说:汉之延祀四百,绍三代之久长,而天下戴之不衰者,高帝之宽,光帝之柔,得民而合天也。严治上官,督促上官遵循法制律令,为下官的政治建设敲响警钟,可以使贪污之风止息。

轻重之衡,公私之辨,三者不可不察。[6]407进而言之,统治者既要息兵养民,不误农时,从而为百姓的生活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执政者应努力践行清廉、谨慎、勤勉的工作准则。宰相执之,以弼正天子之愆,而自度其去就。

天之道惟其气之善,是以理之善。郡守,统其郡者也,郡守统一郡而一郡乱,故分其统于县。

故或言政,或言礼,其实一也。[6]535他对义进行了三种层次的区分,三种层次之间有轻重公私之差,其中,国家民族利益是古今之通义,天下之大公。以民为本是治国理政之内核。人性论是国家治理与道德文化建设的形上学基础,因此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

可以说,王船山的政治思想代表着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发展的新高峰。[1]637王船山的政治思想具有早期启蒙的性质。

总体而言,王船山的政治思想可以展开成四个逻辑层次:道统与治统并重的治国依据。萧萐父和许苏民认为:王船山开了戊戌维新和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思想界之新潮。

儒家之统被窃,矫饰虚妄、滥竽充数之风兴起,小人假饰成君子,庸人伪装成圣贤。王船山由严以治贪的思想生发出严以治吏与选贤用能的政治主张,力求肃本清源,维护百姓的合法利益和社会的稳定。

(责任编辑:哈密地区)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